追寻红色足迹,淬炼理想信念——吉安科技学校“我的井冈行”红色研学活动

吉安 更新于:2025-10-13 11:40
  • 自信吉恩5c2

    (赣鄱儿女网 谢员外)巍巍井冈,中国革命的摇篮;猎猎红旗,永不褪色的信仰。10月10日~11日,吉安科技学校组织2025级新生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“我的井冈行”红色研学活动,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精神的求索,踏上了这片被鲜血与理想浸染的红色圣地。这不仅仅是一次行程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一次理想信念的淬炼。

    红旗为证 · 歌声嘹亮启征程

    行程伊始,在巍然耸立的井冈红旗雕塑下,开营仪式庄严举行。当巨幅的红旗仿佛在云端迎风招展,全体师生肃然起敬。雄壮的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在广场上空唱响,歌声不是简单的旋律,而是穿越历史烟云的铿锵誓言。在这里,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“奠基”的力量——红旗所向,就是前进的方向。这歌声,如同一簇炽热的火种,为此次研学点燃了精神的序章:我们前来,不仅是为追溯,更是为继承。


    忠魂不朽 · 坚定信念铸心间

    踏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,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。这里是四万八千多名烈士英魂的长眠之地,松柏静默,青山肃立。在这里开展的《坚定信念》现场思政课,让历史从书本走入心田。“坚定执着追理想”——井冈山精神的核心,在那一刻不再是抽象的口号。面对无名碑,同学们深刻体会到,正是无数革命者以生命践行了对主义的无限忠诚、对信念的至死不渝,才奠定了今日国家之基石。这堂课,是一次灵魂的洗礼,激励着我校的学子,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,无论遇到何种困难,都要坚守初心,信念如磐。

    寻根溯源 · 历史长河觅真知

    随后,师生们步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。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文物,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,全景式地展现了那段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峥嵘岁月。《追寻历史》思政课在此展开,它告诉我们,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。从三湾改编到朱毛会师,从黄洋界保卫战到艰苦的军民生活,我们追寻的不仅是革命发展的脉络,更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的实践源泉。


    精神永恒 · 时空对话承薪火

    在庄重的红礼堂,一场题为“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”的主题思政课将研学推向高潮。主持人深情并茂的讲述,将艰苦奋斗的历史与新时代的使命紧密相连。井冈山精神,从未因岁月流逝而褪色,反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。这堂课,是一场深刻的精神对话,让同学们意识到,科技报国,正是新时代青年对井冈山精神最有力的传承。


    勤学沃土 · 陋室明志思上进

    在大井毛泽东旧居,我们看到了那堵残存的弹孔墙,触摸了屋后那棵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的“读书石”。《勤学上进》思政课就在这朴素的院落里进行。当年,毛泽东同志就在这极其简陋的条件下,于昏暗的油灯下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等光辉著作。这生动地诠释了何谓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。身处知识丰富的时代,学子们更应感悟这份在困境中仍坚持学习、思考与创造的品质,将“勤学上进”内化为攀登科学高峰的不竭动力。


    艰苦卓绝 · 医者仁心显担当

    小井红军医院,是中国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所正规医院。在这里进行的《艰苦奋斗》思政课,让所有人为之动容。竹制的手术器械、自采的草药、缺乏麻醉条件下的手术……这一切,无言地诉说着当年“艰苦卓绝”的真实含义。“艰苦奋斗攻难关” 的井冈山精神,在这里得到了最具体、最悲壮的体现。它教育我们,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是理所当然,它由无数先辈的牺牲与奋斗铸就。这种精神,将激励学子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,不畏艰难,勇于攻坚。


    星火相传 · 誓言铮铮续华章

    为期两天的“井冈行”研学活动在结营仪式中圆满落下帷幕。同学们的脸上,少了几分来时的懵懂,多了几分坚毅与深沉。他们分享感悟,立下誓言:必将把这次的所学、所感、所悟,转化为刻苦学习、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。井冈山的星星之火,已在青少年心中燃成燎原之势。

    一次井冈行,一生井冈情。这堂行走在红色圣地上的“移动”思政大课已然结业,但精神的火种已在吉安科技学校学子们心中点燃。往昔,是先烈们血染的征程;今朝,这精神的火种已化作我们心中的山河,照亮万里征途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